又是一年清明节,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在这个慎终追远的日子里,我校青年学子通过多种方式缅怀英雄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不曾离去”
正值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各二级学院团组织纷纷将纪念活动搬到了线上,广大青年通过网上学英烈家书,参加网络祭扫、献花等活动,向革命先烈致敬。
旅游与烹饪学院黄希雅同学读着赵一曼的《示儿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在中华英烈网上祭奠完赵一曼之后,黄希雅深有感触地说,“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也是一位母亲,对于儿子,她心怀愧疚,但作为党员,她并不后悔。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不曾离去。”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在这个清明节,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青年志愿者学习了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投身革命运动和祖国建设的优秀事迹。
1922年,在与军阀、买办的斗争中,年仅25岁的湖南青年黄爱被残忍杀害,是中国青年团组织中最早牺牲的团员,也是五四运动以来最早牺牲在敌人刑场上的革命烈士。2019年,年仅30岁的黄文秀惦记着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和群众安危,冒着暴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发,因公殉职。
“冬去春来,草长莺飞,站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历史,我们正在经历的看似稀松平常、理所当然的今天,正是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终生的明天。”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相诗婷如是说。
“英名永不磨灭,精神自有传承”
祭奠英烈,不仅是寄托哀思,更是从英烈的光辉事迹、崇高品格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经贸管理学院青年学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青语祭英烈”活动。经贸管理学院王凯歌同学说,“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却冲不淡我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我们会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更要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艺术创意学院青年学生开展“红歌接力”活动,一首首经典的红色革命歌曲在云端接力,同学们用嘹亮的歌声抒发对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敬意。参与红歌接力张琦萱同学说:“唱红歌令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扬。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以前的革命先烈走的是他们的长征路,今天,我们也将秉承先烈精神,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我相信我们也能走好我们的长征路。”
清明,我们寄托哀思,也将踏着他们的足迹继续砥砺前行,奋进不息。(审稿/檀祝平、邱程、李颖、戎琳燕)